365体育备用网址_365体育备用

图片

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文山州专场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7-03 10:00:00   【字体: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脱贫攻坚以来,文山州全面完成了3.7万余人的建档立卡人口搬迁任务。对老百姓来说,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只有解决了群众的收入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请问,文山州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搬迁群众的收入?怎样解决好搬迁人口的公共服务配套需求问题?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金波回答记者提问

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金波:

感谢云南广播电视台的这位记者朋友对文山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关心、关注,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我是文山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金波。

一直以来,文山州始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把解决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底,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安置住房100%完工、配套设施100%完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入住的“三个100%”目标。为保证搬迁群众实现长期持续稳定增收,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点措施:

一是开展走访摸排,精准掌握劳动力信息。全州以县为单位,以安置区为单元,实行区块化、网格化管理,组织对搬迁对象进行逐户走访摸排,建立完善劳动力就业台帐,精准掌握每一个劳动力在什么地方从事什么职业,收入状况如何,是否稳定,未就业原因,就业意愿等等,台帐动态更新,实时跟进研判。

二是因户因人施策,确保搬迁群众有事做能做事。对已就业的人员,我们加强跟踪服务,对未就业或就业不稳定的人员,我们因人施策,通过帮助解决家庭后顾之忧、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开辟用工渠道等办法实现就业提质扩面。截至今年6月,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共建立就业创业服务站点43个,扶贫车间52个,组织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1954人中,已实现稳定就业16786人,就业率76.5%,户均实现就业1.9人。

三是针对特殊人群采取特殊政策,确保他们能就近务工增收。比如:在马关县的南山幸福社区安置区,我们专门引进了一家从事三七晾晒烘烤的企业在安置区设厂,极大便利了安置区特殊劳动力的务工需求。

针对搬迁人口的公共服务配套需求问题,文山州其实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建设的时候,就已充分考虑到搬迁安置区教育、医疗、生活服务等配套设施,努力实现搬迁群众“三就近两方便”:就近就医、就近入学、就近就业、出行方便、生活方便。全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共建设输水管道375公里、输电线路346公里,配套垃圾处理设施142个,所有安置区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和通讯全覆盖。其中:千人以上集中安置区还实现了公共交通、卫生室、扶贫车间、集贸市场全覆盖,小学上学不超过两公里。由于我们的安置区基础设施完善,附近村民自发向安置区搬迁聚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配套完善相应设施,让每一个搬迁群众都能同等享受便利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回答完毕,谢谢!

  

云南政协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政协报记者:

我想请问一下文山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冯局长,实现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一项硬指标、硬任务。为确保实现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圆满完成,请问,文山州主要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有何打算?谢谢!

 

文山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冯光焰回答记者提问

文山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 冯光焰: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文山州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的关注。农村危房改造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合民心、顺民意、符民愿的民心工程,其基本要求就是要达到“安全稳固、遮风避雨”。特别是2017年以来,围绕176476户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关心和帮助下,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大力弘扬“西畴精神”和钉钉子精神,以目标倒逼责任,时间倒逼进度,实绩倒逼办法,督查倒逼落实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最终啃下了脱贫攻坚中农村危房改造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实现了农村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文山州主要采取的措施是:

一是高位推动危房改造工作。文山州委、州政府始终把农村危房改造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住房安全有保障”和“提升危房改造成色”两大目标,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之心、必赢之志,举全州之力扎实推动。

二是精准改造对象、应改尽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由扶贫、民政、残联三部门确认“4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名单,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组织专家技术队伍或第三方鉴定机构对照名单逐户开展房屋安全状况筛查认定,认定为C、D级危房户的方才纳入改造对象进行改造,实现“4类重点对象”危房认定全覆盖,做到改造对象应纳尽纳、应改尽改。

三是严格程序和管理,精准实施改造。严格执行个人申请、集体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批准、签订协议、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资金兑付以及公示等基本操作程序,确保程序规范。严格执行质量安全管理“5个基本要求”,加固改造因户制定“一户一方案”并严格执行,拆除重建房屋明确要求达到区域内抗震设防标准。建立州级领导分别挂县定点督战工作机制;建立部门、社会、纪检“三位一体”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质量安全巡查指导工作机制。

四是强化问题整改销号和宣传,向群众交出满意答卷。重点聚焦中央专项巡视、省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及历次巡察、督查、检查、审计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对照问题举一反三,加大问题筛查力度,及时梳理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实行目标倒逼、整改销号。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以及发放宣传画册、农村危房改造口袋书及工作手册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改造内容、补助标准等政策,做到政策家喻户晓,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同步公开举报电话,随时接受农户危房改造政策咨询和社会监督,并及时处理答复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五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与人居环境整治“双提升”。编制印发《文山州新农村民居建筑设计方案》图集3万册免费提供给农户,引导农村群众建设安全房、特色房。将“人畜分离、厨卫入户(院)”纳入农村危房改造新建民居的规定动作和硬性要求,原有房屋厨卫不入户(院)的,坚决改造到户(院),有条件的要求牲畜养殖搬离生活区,建设集中养殖区。同时,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列为重点内容,贯穿于农危改工作全过程,齐抓共管、同步推进。在脱贫攻坚期内,我们主要解决的是“4类重点对象”以及非4类重点对象无力建房户住房基本安全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在开展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验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的长效机制,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谢谢!

彭斌:

今天记者朋友的提问非常踊跃,说明文山州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突出,非常受媒体朋友的关注。由于时间关系,下面,我们请记者朋友提最后一个问题。

  

人民网记者现场提问

人民网记者:

我想把这个问题提给西畴县的蒋书记,西畴县作为文山州第一批脱贫县,您认为“西畴精神”在脱贫攻坚中是怎样得到具体体现的?下一步,西畴县将如何继续弘扬践行好“西畴精神”,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中共西畴县委书记蒋俊回答记者提问

中共西畴县委书记 蒋俊:

非常感谢人民网记者的提问。西畴县“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是全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发展的区位、资源、要素条件都不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西畴县要在全州第一批脱贫摘帽确实很难。但是,我们以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为不竭内生动力,率先在文山州实现了脱贫摘帽,说明“西畴精神”是攻克脱贫堡垒的制胜法宝,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20世纪90年代初“西畴精神”孕育形成,并在敢为人先的探索实践中解决了全县人民的吃饭、饮水、出行、生存等难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西畴精神”又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改革、稳定、发展为动力,以石漠化综合治理和脱贫攻坚为实践载体,推动我县于2018年率先在文山州实现脱贫摘帽,闯出了一条石漠化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西畴精神”的内涵质朴而深刻,其要义是不等不靠不懈怠,核心是苦干实干创新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缩影,是党中央提出的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我们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前行、砥砺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西畴精神”在脱贫攻坚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西畴精神”是西畴县各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坚守初心和使命的生动缩影。从1955年毛泽东主席对西畴作出光辉批示到十四年保家卫国的支前参战,再到后来“西畴精神”的形成和弘扬发展,西畴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始终坚贞不渝听党话、勇往直前跟党走,让全县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如磐石。坚持党的领导已经成为西畴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西畴精神”的成功密码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把党的组织领导转化为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功的关键是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二是“西畴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现实传承。以勤为本,勤劳进取、自强不息是“西畴精神”的主要特质,是西畴人民与生俱来就有的精神。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西畴人民挺起刚直不阿的脊梁与石漠抗争,与深度贫困搏斗,用干的行动、干的壮举,塑造了困难面前不低头的精神气质,成为传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弘扬民族精神的典型标杆。

三是“西畴精神”是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内生动力的不竭动源。新时代大力弘扬“西畴精神”,就是要从思想上、精神上拔除“穷根”,从意志上、品格上立起“脊梁”,不遗余力地发扬迎难而上的脱贫攻坚精神。“西畴精神”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思想上“扶志”、在素质上“扶智”、在发展上“扶业”,为贫困群众树牢主体意识、自强意识、感恩意识,把“贫困可耻、致富光荣”的新思想理念植根于心、注入不竭动能,成为根治贫困群众“等靠要”症结的良丹妙药,为广大贫困地区在物质财富尚不充裕的情况下,怎样依靠人类的精神力量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找到了新路径,提供了新模式、新经验、新方案。同时,也解决了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宗旨意识淡化、扶贫信心不足、工作作风不实、办法措施不多、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四是“西畴精神”是边疆地区人民群众守土固边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西畴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国与家既是维系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的重要主体,充分彰显了云南人民扎根边疆、心向中央,守土固边、建设家乡的家国情怀。新时代大力弘扬“西畴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云南各族人民的同胞情义、故土观念和国家意识,激励云南各族儿女生于斯长于斯、奋斗于斯奉献于斯,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万众一心、接续奋斗,众志成城、继往开来,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让边疆更稳固,让边境更安宁。

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西畴精神”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弘扬光大“西畴精神”,积极做好规划、政策、产业、人才、组织、机制“六大衔接”,促进脱贫攻坚“精准”理念向乡村振兴“精准”路径转变,促进“自主脱贫”观念向“主动参与”思想转型。继续传承实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发扬创新品格、保持只争朝夕的干事劲头,围绕“六个示范”目标,打造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扶贫开发示范、农村公路建设示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融合示范,闯出一条石漠化片区党建引领扶贫、产业与扶贫深度融合,继续推进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

谢谢!

彭斌: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文山脱贫攻坚工作的关心、关注,感谢各位发布人的精彩解答。

各位记者朋友们,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文山州大力弘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州委、州政府以脱贫攻坚统领全局,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效。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希望各位媒体记者朋友继续关注我省脱贫攻坚工作,充分报道好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重要内容,向社会传递信息、凝聚人心、增强信心,为文山州坚决夺取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贡献力量。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