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备用网址_365体育备用

图片

《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06-28 15:00:00   【字体:

 

人民网记者记者现场提问

人民网记者:

请介绍《条例》实施后,我省将如何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谢谢!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兰骏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 兰骏:

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条例》明确了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责任主体,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条例》也规定了各方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我们将以《条例》出台为契机,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落实好《条例》,促进《条例》得到更好实施。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制定印发《中共云南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结合《条例》要求和我省实际,组织拟定《中共云南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按相关程序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

二是制定印发《云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方案》。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自治区、直辖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措施》,目前,我省正根据国家的《考核措施》组织制定相关考核实施方案。我们将把《条例》中明确的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及责任主体纳入我省的考核实施方案中,按相关程序报请省委、省政府审定后印发实施,进一步压实污染防治攻坚责任。

三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促进《条例》落实。加快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指出问题的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组织开展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健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机制。结合《条例》实施,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促进《条例》的顺利贯彻和实施。

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请问省发展改革委的领导,近年来,围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赵修春: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五年来,云南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定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系列决策部署,举全省之力,从六个方面着手,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抓思想认识。省委、省政府带头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在线学习平台等开设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通过学习,全省上下进一步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二是抓责任落实。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改革方案、规划、目标评价考核实施办法和建设最美丽省份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把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转化成建设最美丽省份的施工蓝图。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云南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全省综合考评和县(市、区)委书记工作考核。

三是抓空间管控。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增加到39个。强化“一张蓝图”管控,成立城乡规划委员会,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划定生态红线,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达到11.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

四是抓绿色发展。统筹推进八大重点产业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加快烟草、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构建“两型三化”产业体系,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45%,居全国首位。深入推进普洱市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4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1个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3个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1个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创建了7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政府命名了20个“美丽县城”和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

五是抓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坚持最高标准、最严制度、最硬执法、最实举措、最佳环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省委、省政府印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8个标志性战役”的作战方案以及年度实施计划,定期调度实施情况,加强督查督办,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19年底,全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达到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8.1%;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达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4%;全省森林覆盖率突破62%。

六是抓制度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2014年以来,召开省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会议12次,累计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事项130项。

回答完毕,谢谢!

  

云南网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网记者:

刚刚黄主任在发布中提到,《条例》在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请介绍一下这个《条例》的立法特点?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惠民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刘惠民: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部综合性、统领性、倡导性、促进性的地方性法规,在省人代会603位参会代表中,获得了598赞成票,得票率99.1%,说明这部《条例》得到了广大人大代表的高度认可。概括来讲,这个《条例》主要有五个特点:

第一,《条例》通篇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生态文明建设所指明的方向、明确的要求。

第二,《条例》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省委制定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具体举措。我们在《条例》中作出了大量具体规定,有利于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第三,《条例》及时回应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用法治助力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对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防范、打击边境地区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走私和非法贸易行为等方面作出了相应规定。

第四,《条例》综合统领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专项立法,就像我刚才所说的,这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一部综合性、统领性、倡导性、促进性的地方性法规,提纲挈领、统分结合,织密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法治网络,落实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第五,《条例》吸收固化了我省长期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改革成果。立足于云南省情,地方特色鲜明,也吸收借鉴了部分省(市、区)好的做法和经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

谢谢!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请省生态环境厅的兰骏副厅长给我们介绍一下,《条例》实施后,对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什么推动作用?

兰骏:

感谢记者朋友对污染防治攻坚的关心、指导和支持。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云南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必然要求。虽然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局部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就是要通过污染防治攻坚,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打下坚实基础。

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突出重点实施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以长江为重点的六大水系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8个标志性战役”,同时还要协调推进城市扬尘和油烟管控、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垃圾分类处理、开展生态创建等工作。

《条例》涵盖了我省污染防治攻坚的重点任务,如:要求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等,对加强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健全生态环境执法管理体制,建立环境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

2020年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条例》的出台,将我省污染防治攻坚的任务体现为法规规定,进一步压实了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污染防治攻坚责任,为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基础、法制保障,对进一步形成污染防治攻坚合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谢谢!

蔡祥荣: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的提问,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回答。

各位记者朋友,《条例》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首部全面、综合、系统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正式实施,将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提供强大支持,希望媒体朋友深入发掘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重点、亮点内容,多形式、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既充分宣传我省在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成绩,又推动全社会形成遵守好《条例》、贯彻执行好《条例》的良好舆论氛围。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