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备用网址_365体育备用

图片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新闻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3-01-15 16:00:00   【字体:

365体育备用: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365体育备用: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辉煌七十载 建功新时代”——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新闻发布会。1953年1月23日,云南省第一个自治区,也是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6月1日改称自治州)。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西双版纳州的领导将向大家介绍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双版纳的生动实践和历史经验,并就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王嘉玲女士;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陈选良先生;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周亮生先生;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胡向京先生。

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王嘉玲女士发布新闻。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王嘉玲发布新闻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 王嘉玲: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新年伊始,我们迎来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春城,一起分享西双版纳建州70年来的发展成果。首先,我谨代表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向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支持西双版纳发展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掀开了西双版纳发展历史的崭新篇章。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结束了千百年来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翻身做了主人,分别从封建领主社会甚至原始社会末期一起跨入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建州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届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用勤劳、勇敢和智慧践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书写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末梢走向前沿的壮美历史篇章,描绘了边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美丽画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各项工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办成了许多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啃下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硬骨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建州70年来,我们全力以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了十三个五年规划,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757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676亿元,增长3846倍;人均生产总值由84元提升至5.2万元,增长618倍;财政总收入由76万元增加到40.3亿元,增长5300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759万元跃升至265亿元,增长1506倍;工业总产值由52万元增至264.5亿元,增长5.1万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到12.8%;第三产业由155万元增至344亿元,增长2.2万倍,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70年的发展,让曾经一穷二白、封闭落后的西双版纳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目的地、世界普洱茶的最重要原产地、全国第二大天然橡胶基地、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基地。

建州70年来,我们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大项目带动大建设、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实施完成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由1952年的13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88.5亿元,增长近30万倍。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公路通车里程9041公里,比1952年增长了48倍,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开通国内外航线75条、通航59个城市,旅客年吞吐量上千万的西双版纳机场四期改扩建项目正加快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常年可通航500吨客货轮,港口、码头货运总吞吐能力140万吨。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5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48.01%,常住人口突破130万;乡村面貌和功能大幅改善,通水、通电、通讯、通网率均达100%,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特色村寨不断涌现,昔日的“瘴疠之区”“蛮荒之地”,发展成为避寒胜地、宜居之乡,成为中国热点旅游城市之一。2021年,虽受新冠疫情肆虐影响,全州接待国内外旅客仍达到272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432亿元。

建州70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项措施落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迈入小康。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直过民族”一步跨千年,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6242元,比1953年434元增长82.5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7108元,比1952年63元增长270.5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先后实现了“普六”“普九”,小学阶段入学率提高到99.94%,高中阶段入学率提高到92.46%,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不断加强。卫生医疗水平大幅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人均预期寿命由新中国成立前的36.4岁提高到73.7岁。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稳定在95%、92.5%。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优秀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成效显著,傣医药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泼水节等1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电视剧《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等一批文化作品走向全国。

建州70年来,我们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牢牢抓住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全面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进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和“直接过渡”,实现了政治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1988年1月1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公布实施,从制度上保障了西双版纳各族群众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保障了各族群众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自治权利。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倡导各民族共存共荣,开创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和谐、团结、繁荣新局面。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团结进步重大典型召存信同志崇高精神,各民族“五个认同”不断增强。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才,推进民族立法工作,创造了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生态优良、边境安宁的成功经验,成为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2023年1月1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建州7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定不移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1.34%,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始终把“生态立州”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长期坚持,先后制定实施森林资源、澜沧江、古茶树保护条例等20多部法规规章和相关制度文件,形成了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法治体系。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全力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绿色牌”,“绿色”已成为西双版纳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和重要动能。率先在全省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快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加大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国家级、州(市)级、县级三级自然保护区9个、保护小区3个,总面积643.4万亩;野生亚洲象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70多头增至300多头。实施天然林保护与修复、整改复耕、小流域治理工程,完成两轮整改复耕22.3万亩,建设生态胶园102万亩、生态茶园86.2万亩、珍贵林木100万亩,成为全国种植珍贵用材林最大的地区之一。制定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扎实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示范创建活动,打造优美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探索和开展跨境生态保护交流合作,与老挝北部三省共建了长214公里,面积约20万公顷的“中老边境联合保护区域”,实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生态保护合作新的突破。2017年,创建成为全国首批、云南省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建州70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全面实行,市场主体由1952年的8户发展到2022年的16.6万户,增长2.1万倍,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州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4.7%。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依托沿边区位优势,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谋划实施系列开放发展举措,先后获批建立6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和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州(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3年的26.8万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41.4亿美元,增长1.5万倍。加快口岸和重点边境通道基础设施、查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通关便利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完成一批互联互通大项目,形成了“水陆空铁”立体交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深化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中老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实现“零”的突破,中老缅泰边境地区合作由“四国八方”拓展为“四国九方”,科技、教育、卫生、农业、商务、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务实推进,泼水节、边交会和澜湄流域国家文化艺术节影响力不断扩大,西双版纳已成为内联我国大西南、外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和开放前沿。

建州70年来,我们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在西双版纳的执政根基更加巩固。基层党组织从1949年第一个党总支成立,增加到2022年底的5220个,党员从40人发展到5.84万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融入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过程,贯通到系统谋划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素质能力显著提高。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完成党政机构改革,人大、政府、政协及群团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为推动西双版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双版纳才会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出发。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与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任务和工作目标,按照“三年上台阶、八年大发展、十五年大跨越”的思路,树牢“生态立州、产业富州、开放活州、人才兴州、文化润州、创新强州、和谐安州”的理念,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加快破解发展瓶颈、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构筑发展保障,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谱写西双版纳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各位媒体朋友,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将于4月中旬举行建州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届时到西双版纳做客,记录西双版纳的成长故事,感受西双版纳70年来的发展变化。

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王嘉玲女士。

70年的奋斗和发展,西双版纳州的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繁荣发展,描绘了边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美丽画卷,相信西双版纳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接下来,请记者朋友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新华社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社记者:

请介绍一下,结合西双版纳州建州70周年,将组织哪些庆祝活动?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大家都特别关注,有请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陈选良先生来作回复。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陈选良答记者问

中共西双版纳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 陈选良:

感谢主持人,感谢在座的各位新老朋友,也非常感谢新华社记者朋友的提问。2023年1月23日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纪念日。由于恰逢春节假期,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决定于今年4月中旬,集中举行建州70周年庆祝活动。活动以“辉煌七十载·建功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结合州庆将举办建州70周年庆祝大会、系列文艺展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观光体验、建州70周年成就展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西双版纳州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民族文化和特色资源,展现西双版纳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良好社会局面,以及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生动实践。

长期以来,广大媒体朋友始终关心关注西双版纳的发展变化,推出一批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助力西双版纳唱响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昂扬旋律。在此,向广大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结合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各项任务落实,中共西双版纳州委九届四次全会全面系统谋划和安排部署了各项贯彻落实措施,结合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以建州70周年为契机,我们将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宣传,希望广大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西双版纳,我们一起共同讲好西双版纳故事、传播好西双版纳声音,我们也将为媒体提供力所能及的保障和服务。欢迎大家!谢谢。

 

光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西双版纳州2016年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今年1月11日,成功创建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能否介绍一下,西双版纳州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方面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启示?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胡向京先生作回复。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胡向京答记者问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胡向京: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对西双版纳民族工作的关心。

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西双版纳是云南省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历史上就是多民族和睦共居,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地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部署安排,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个定位”要求,把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各民族齐参与、共行动,精心呵护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荣誉,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升级版。2023年1月11日,西双版纳州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六个一”。

一是坚持“一条主线”。我们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系统性谋划,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了“纲举目张”的良好创建局面。

二是牢记“一个根本”。我们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推进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检验,建立创建工作党政一把手“双组长”制,执行州、县、乡、村、组“五级联创”,成立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建立研究基地、组建专家研究团队,进一步激发创建活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提升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显著增强。

三是构筑“一个家园”。我们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通过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拓宽“四史”教育内涵为主流的思想引领行动,以广泛设置内涵丰富、意蕴厚重的中华文化形象和符号行动,以突出学生、干部、职工、广大市民为重点的分众化宣传教育行动,以运用“三微一端”平台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的“四大行动”为抓手,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四是紧扣“一个主题”。我们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时刻牢记“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在着力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经济发展实力、绿色生态质效、民生保障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建成了一批现代化边境幸福示范村,森林覆盖率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前列,走出了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路子。

五是把准“一条途径”。我们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突出抓好各族群众互嵌式管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旅游带动和示范引领“四项工程”,在全省率先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成立景区联盟、跨行业创建联盟,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全方位嵌入,让各族群众心靠得更紧、情变得更浓。

六是坚守“一条底线”。我们筑牢民族团结进步安全根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州、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体系和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管理民族宗教事务,重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创文、创卫、创平安、创“双拥”深度融合,民族团结内容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现全覆盖,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在创建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也有一些体会: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只有确保党始终成为民族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做好民族工作、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只有构筑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共同维护好边境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是民族团结是根基。只有牢牢守住民族团结这一生命线,才能保证各族人民安居乐业,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是发展进步是关键。只有坚定不移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才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的共同富裕新征程。

五是守正创新是重点。只有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才能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把创新转化为工作成效。

回顾这些年,我们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殷殷嘱托。通过用心、用情、用力抓创建,西双版纳呈现出:党的领导更加坚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生动局面。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打造创建工作的升级版,让西双版纳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长盛。

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现场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我们了解到,西双版纳州正在着力推动旅游康养、橡胶、普洱茶等7个重点产业发展,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有哪些?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周亮生先生作回复。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周亮生答记者问

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周亮生:

谢谢您的提问。西双版纳州围绕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的部署,聚焦“一城两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树牢“产业富州、开放活州”的理念,抓牢中老铁路通车运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着力推动文旅康养、橡胶、普洱茶、口岸经济、生物医药(傣医药)、热带水果、数字经济7个重点产业发展。

我们集中精力大抓产业发展,在规划设计、资金统筹、要素保障、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财政奖补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成立了重点产业工作专班,编制了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安排2亿元奖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我们聚焦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大力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用心用情服务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赴推动产业发展。

我们按照州委九届四次全会部署要求,衔接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目标任务,在充分考虑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7大重点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措施。文旅康养产业重点实施文旅项目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等7个行动,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100亿元以上;橡胶产业重点实施项目破局、胶园提升等8个行动,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260亿元以上。普洱茶产业重点实施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绿色和有机茶园建设等8个行动,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00亿元以上。口岸经济产业重点实施口岸综合能力、发展口岸特色优势产业等4个行动,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600亿元以上。生物医药(傣医药)产业重点实施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傣医药产品研发等7个行动,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0亿元以上。热带水果产业重点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品质提升等9个行动,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30亿元以上。数字经济产业重点实施数字经济园区优化提升、产业数字化融合等8个行动,到2025年,力争实现全产业链综合产值450亿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全面提质,奋力推动西双版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西双版纳州森林覆盖率达81.34%,2017年就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能否介绍一下,西双版纳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主要成就,下一步将如何进一步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胡向京先生作回复。

胡向京: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建州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是西双版纳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显著的阶段。州委、州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从思想、法律、体制、作风、组织上全面发力,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双版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从思想认识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民心,始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确立“生态立州”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从生态环境质量来看,森林覆盖率达81.34%,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优良率达99.7%;地表水优良比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列入“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斐然,自然保护地面积达622.862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22.2%,亚洲象、鼷鹿、望天树等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

从绿色发展来看,建成“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123个,5家企业获评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全省第四,荣获中国最美绿色休闲、康养度假旅游名城两项殊荣。

下一步,西双版纳州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州,厚植金山银山的绿色本底,构建“不负青山不负人”的良性格局,打造美丽中国边疆样板。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完善“三线一单”生态资源分区管控体系,持续推进雨林保护、雨林修复、雨林回归、林城融合、环境治理“五大行动”,全力创建亚洲象国家公园,全力打造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和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坚持“双碳”引领,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做强旅游产业,做深橡胶产业,做优茶产业,构建符合自身实际、时代特征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大力传承和弘扬雨林文化、普洱茶文化、傣医药文化、水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西双版纳故事,持续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的成果。

谢谢。

 

新华网记者现场提问

新华网记者:

西双版纳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请介绍一下,西双版纳州将如何依托区位优势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推进口岸经济发展?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周亮生先生作回复。

周亮生:

谢谢您。众所周知,西双版纳区位独特,与老挝、缅甸接壤,毗邻泰国,国境线长966.3公里,占云南省边境线近四分之一。“一江连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西双版纳全境,昆曼国际大通道和中老铁路穿境而过。全州有6个国家级口岸,10条边境通道,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水陆空铁”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的自治州,也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中老铁路经济带的重要前沿窗口。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沿边开放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的重大部署,立足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我们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中老铁路经济带。中老铁路开通以来,玉磨铁路西双版纳段已累计发送旅客210.34万人次,占玉磨铁路的51.7%;到达旅客201.72万人次,占玉磨铁路的50.28%;发送货物341.5万吨;国际联运进出口累计完成233.7万吨,其中,出境55.5万吨,入境178.2万吨。

我们充分发挥口岸优势,大力发展对外贸易。2022年,预计全州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470亿元,同比增长75.5%;全州进出口货运量750万吨,同比增长42.7%,全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及进出口货值均位居全省前列。

我们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昆明市托管西双版纳州磨憨镇共建国际口岸城市的决策部署,全面完成托管移交工作。成立州级托管工作专班,与昆明市和省级部门高效无缝对接,按时高质量完成所有托管移交工作。

我们大力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州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360公里,在建高速214公里,开展前期及中远期储备330公里。投资66亿元的西双版纳机场四期改扩建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具备年吞吐旅客千万级的能力。

我们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十条措施。1月8日,磨憨口岸全面恢复人员、货物的通关业务。恢复通关以来,每天进出口车辆500余辆,出入境人员8000余人。旅游市场全面恢复,2023年元旦假期,全州共接待游客51.01万人次,同比增长299.76%;旅游总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15.42%。目前,西双版纳机场每天进出港航班144架次,进出港旅客1.8万人次;西双版纳火车站每天开行列车52趟,进出站旅客2.3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区位优势,全力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构建口岸发展新支撑。加快“三出州、四出境”公路通道高速化进程,加快推进勐远至关累口岸高速公路、勐海县城至打洛高速公路、西双版纳机场四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动景洪至勐龙高速公路和G219改扩建项目尽快开工,做好勐龙至打洛高速公路及勐腊、勐海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关累港综合码头、中老铁路野象谷公铁联运连接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沿边铁路纳入上级规划,实现口岸与口岸之间互联互通、高效连接。

二是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立足西双版纳州天然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全国前列的优势,利用好周边国家的资源,大力推进勐满国际橡胶产业园建设。加快恢复进口老挝屠宰用肉牛,积极扩大东盟国家农产品进口品种目录。积极服务和融入中老铁路经济带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做大做强外贸进出口,推动进口产品落地加工转换。

三是增强开放平台新活力。全面推进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加强与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互动,强化沟通协调、政策对接、产业互补、联动发展,全力推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启动综合保税区申报,积极申报勐海(打洛)、景洪(勐龙)边境经济合作区,全力构建对外开放新平台。

谢谢。

宗霞:

谢谢周亮生先生。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期待着阳春四月大家再次光临西双版纳,共同感受和体验西双版纳。

感谢记者朋友的踊跃提问,也感谢四位发布人详细的介绍和解答。

西双版纳早就走进了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心中,今天的西双版纳仍然以一种蓬勃昂然、欣欣向荣的美丽姿态,像一颗明珠一样在云岭大地上熠熠生辉。在建州70周年之际,邀请每一位记者朋友共同期待西双版纳美好的未来,共同见证西双版纳的成长,也共同为西双版纳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而加油鼓劲。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