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体育备用网址_365体育备用

图片

“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财政改革发展专场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2-09-23 15:00:00   【字体: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欢迎参加“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十九场:财政改革发展专场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省财政厅相关领导同志,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保障改善民生和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等方面发生的新变革、取得的新进展、获得的新成就进行发布,并就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邹宁女士;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秀文先生;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武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驻滇新闻单位和省内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有请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发布新闻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苏建宏:

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云南财政改革发展情况。首先,受张岩松厅长的委托,我代表省财政厅,向大家长期以来对云南财政改革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级财政部门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构建新发展格局,千方百计统筹财政资源,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制度机制,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协同打出财税政策组合拳,沉着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全力支持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十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财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增长,云南省财政收入也保持了较快增长,财政“蛋糕”越做越大,财政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2-2021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1338亿元增长到2278亿元,年均增长7.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54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9621亿元,社保基金预算收入累计13345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累计250.4亿元。在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关怀和党中央、国务院关心重视下,财政部等中央部委不断加大对云南的支持、指导,十年来,云南省累计获得中央转移支付支持(不含税收返还)2.7万亿元,为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从2012年的357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6634亿元,十年累计支出5.4万亿元,年均增长8.5%,支出增幅高于同期收入增幅1.1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步。

十年来,我们围绕中心、聚焦重点,财政服务保障取得新成效。

一是为推进“三个定位”建设贡献财政力量。始终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多措并举筹措资金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擘画的蓝图变为现实。建立健全支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政策保障机制,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4135亿元,全力支持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等项目,补齐民族地区教育、卫生等领域短板弱项,促进独龙族等“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第二次“一步跨千年”。建立健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政策保障机制,十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2507亿元,全力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绿美云南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坚决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立健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政策保障机制,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5583亿元,积极支持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深化对外财经交流合作和多双边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中老铁路开通运营步伐,巩固拓展教科文卫等重点领域对外交流合作,推动云南从发展末梢走向开放前沿。

二是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财政基础。十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各类扶贫资金3545亿元,特别是2015-2020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61.5亿元增长到230.6亿元,年均增长达30.2%,同时,我们加大财政扶贫资金统筹整合,聚沙成塔、握指成拳,为历史性解决困扰云南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提供充足的“粮草军需”。为挪穷窝、拔穷根,“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各类资金超过1000亿元,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区2832个,帮助99.61万贫困群众实现搬迁脱贫,安置点实现了配套基础设施全部达标、基本公共服务全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施财政涉农资金省级源头整合改革,健全完善扶贫资金绩效管理、动态监控、公告公示和日常监管机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多次被财政部等国家部委评为优秀。

三是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提供财政支撑。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筹措安排资金243.3亿元,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保障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及边境疫情防控等。统筹资金超百亿元支持加快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全力守护好神圣国土。

十年来,我们精准施策、提质增效,财政宏观调控展现新作为。

一是政府投资力度持续加大。2012年以来,累计安排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建投资2621亿元,中央财政政府债务额度累计7473亿元。特别是2015年以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达4533亿元,有力保障了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则通”工程、“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滇中引水、中老铁路等事关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完成了一批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群众期盼的产业和民生投资项目。

二是减税降费成效明显。全面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该减的减到位、该降的降到底,最大限度让利企业和人民群众。2019-2021年,全省实现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100亿元,宏观税负从2018年的15.9%下降到2021年的13.5%。全省共减征、免征、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39项,省级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部取消,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三是财政直达机制不断完善。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财政资金直达县(市)、直达市场主体的财政宏观调控政策,资金直达基层、一线最快只用7天,切实解决了市场主体的燃眉之急。中央和省级直达资金规模从2020年的1078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166亿元,我们既当好“过路财神”,让资金坐上“直通车”直接惠企利民,政策效能快速释放,又不当“甩手掌柜”,实现资金下达和监控同步“一竿子插到底”,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

四是培育支柱财源提速升级。聚焦产业强省战略部署,出台实施推动创新型云南建设、产业强省若干财税政策、高质量发展转移支付奖补制度、财税金融协同支持产业发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机农业绿色食品发展财政奖补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发起成立省金控集团,设立省重点产业基金,坚持政策和资金两手发力,引导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是过紧日子成为共识。出台管理规定严禁“十四五”期间新建和改扩建楼堂馆所,省级财政带头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积极盘活存量资金资源和资产,统筹财政资源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有效落实。2021年,省本级“三公”经费决算数比2012年大幅度压减,政府部门过紧日子已成为常态。

十年来,我们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障改善民生达到新水平。

一是加大投入保民生。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十年来,全省民生支出从2623亿元增加到5131亿元,年均增长8.2%,民生支出占比每年都保持在七成以上水平,2020年、2021年民生支出超过74%,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二是财力下沉稳民生。十年来,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由1775亿元增加到3886亿元,并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专项转移支付管理不断规范。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由774亿元增加到2511亿元,占比从43.6%提高到77.3%,进一步增强了州(市)、县财政自主统筹保障能力。三是办好实事惠民生。十年来,我们积极筹措安排资金,落实省政府每年组织实施的十项惠民实事,解决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各族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阳光云财一网通”平台,全面推行会计行业“证照分离”改革,积极推进高层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政府采购全过程公开体系,切实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办事效率。

十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守正创新,财政管理改革开创新局面。

一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日臻完善。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省以下财政体制,出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推进交通运输、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10个分领域改革。2018年,出台了实施财政税收增收留用和以奖代补政策,2021年,接续实施“十四五”期间将省级分享的4项税收收入增量部分留归各地的激励政策,累计让利基层超过110亿元,有效地激发各地内生发展动力。二是财政管理改革蹄疾步稳。建立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健全由“四本预算”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深入实施零基预算改革,积极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财政预决算公开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位列西南五省区前列。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政府性债务管理委员会,依法合规开好举债融资“前门”,严堵违法违规举债融资“后门”,全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定可控。全面深化财政国库管理改革,落实政府向人大报告全口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完善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制度机制,严厉整饬财经秩序,强化财会监督,加强财政内控内审和财会服务,加大注册会计师行业等监督力度。财政管理工作两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通报表彰。三是税收制度改革走深走实。全面推进增值税改革,非税收入管理不断规范,完成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等地方税种征税范围、征税标准的出台实施。

回顾十年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云南财政改革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英明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磅礴伟力、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财政部等中央部委有力指导、积极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以及新闻界朋友关心帮助、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财政干部职工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财政改革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10月16日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要事、喜事。全省财政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认真践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持续改进作风,着力提升效能,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强使命担当、更实政策举措、更深为民情怀,矢志不渝奋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稳住经济大盘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出财政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

宗霞:

谢谢苏建宏先生。

十年来,全省财政系统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协同打出财税政策组合拳,沉着应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全力支持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为我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接下来,请记者朋友就大家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

 

中国新闻社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

刚刚发布介绍,云南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资金保持在七成以上,能不能详细介绍这些民生资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有请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邹宁女士作回复。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邹宁答记者问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邹宁: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百姓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十年来,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知民情、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刚刚苏建宏副厅长介绍了十年来财政支出平均增幅已经达到8.5%,七成以上用于民生,主要是围绕几个方面:

一是围绕“劳有所得”,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就业就是最大的民生。十年来,累计筹措安排就业补助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资金216亿元,全力支持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累计投入贴息及奖补资金159亿元,撬动金融机构向重点群体和相关小微企业发放112万笔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金额超1173亿元。支持全省近五年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超过50万人,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超1500万人次。

二是围绕“学有所教”,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和亿万家庭未来,一头连着国运、一头连着民生。我们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支持领域,全省教育支出从2012年的76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43亿元,十年累计支出9574亿元,教育支出始终是我省第一大财政支出,特别是“十三五”时期教育支出占比保持在17%以上,重点完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经费保障政策体系,将城市学校和学生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统一城乡政策补助标准,逐步提高教育补助标准,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补齐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短板。2021年起,每年投入近13亿元支持云南大学和昆明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2018年以来,每年安排5000万元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优秀教师给予每人10万元奖励。

三是围绕“病有所医”,提高卫生健康水平。全省医疗卫生支出从2012年的267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726亿元,十年累计支出4980亿元,重点支持疫情防控、健康云南建设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推动三医联动改革,加大对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护牢守紧老百姓的救命钱。逐步构建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四是围绕“弱有所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十年来,累计筹措安排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1031亿元,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的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常年居全国前三位,平均每年有441万困难群众得到经常性生活救助、75.8万人次得到临时性生活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省级指导标准从2012年的每人每年1674元提高到2022年的5343元,增长了2.2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从每人每月288元提高到了700元,增长1.4倍;特困人员月生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04元提高到了910元,增长7.8倍。

五是围绕“老有所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十年来,累计筹措安排资金2044亿元,支持推动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参保人数由2468万人提高到3258万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老年幸福食堂运营、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工作稳步推进。支持促进医养结合,持续构建城市“街道、社区、居家”三级发展型养老服务体系,农村“县级失能照护、乡镇区域养老、村级互助养老”三级兜底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六是围绕“住有所居”,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十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13亿元,支持公租房、城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租赁住房补贴等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筹措下达补助资金473亿元,完成了263万套农村危房(农房抗震)改造任务,有效保障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

七是围绕平安云南建设,支持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十年来,筹措安排资金3033亿元,加大对公共安全、公检法司、法律援助等工作支持力度,持续支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筹措安排资金142亿元,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此外,筹措彩票公益金317亿元,积极支持社会福利、体育、残疾人、农村公益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论述精神,始终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各种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谢谢!

宗霞:

谢谢邹宁女士。

民生无小事,我们的十年硕果累累。

请记者朋友继续提问。

 

云南信息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信息报记者:

请问,能不能详细介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筹措资金服务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又取得了什么成效?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还是请邹宁女士作回复。

邹宁: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深入推进“三个定位”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健全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全力保障“三个定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方面。2015年以来,省级财政筹措安排4135亿元,全力支持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一方面,筹措下达2442亿元,推进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兴边富民工程、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民族地区全面落实好产业、生态、交通、强边固防等政策措施,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乡镇等,并建设了一大批展示国门形象的示范村。另一方面,聚焦民族地区短板弱项,投入民族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658亿元,推动缩小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筹措下达1035亿元,着力解决好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方面。一是研究完善财力保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政策目标和实施路径。研究出台了生态环境领域、自然资源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适度加强省级在跨州(市)和生态保护重大工程、重点领域等方面的财政事权。二是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5年以来,省级财政筹措下达资金1950亿元,支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支持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129个县(市、区)全部纳入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补助范围。省财政每年专项支持九湖保护治理的资金量达到36亿元以上。积极推荐抚仙湖、洱海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参加全国评选并入围国家试点,分别获中央财政20亿元资金支持。参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组建和运营,并争取首个投资类项目落地大理洱海。三是探索多元财政投入渠道。我省与贵州、四川三省在赤水河流域建立了长江流域首个、也是全国首个跨多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每年共同筹集资金2亿元开展流域联防联治。安排奖补资金19.7亿元,支持省内长江流域7个州(市)49个县在全国首批实现补偿机制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开展野生动物肇事公众责任保险试点,省级财政筹措下达2.4亿元支持开展相关工作,核定野生动物肇事保险案件13万余件,兑现保险金3亿元,有效维护了人与动物和谐安全。

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方面。2015年以来,省级财政筹措安排5583亿元,重点从五个方面支持加快推动辐射中心建设。一是协同相关部门推动深化对外合作、多双边机制建设,安排经费保障外事交流、重大会展活动等成功举办,有效促进政策沟通。二是筹措下达3259亿元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筹措下达2023亿元支持对外开放平台等建设发展,积极促进设施联通。三是筹措下达83亿元支持促进贸易畅通。四是筹措下达117亿元支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促进对外财金交流合作。2015年以来,共执行36个外贷项目,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32.23亿美元,拉动国内投资180亿元人民币,推动外资贷款从重引资向重引智转变,积极促进资金融通。五是筹措下达101亿元助力民心相通。

下一步,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扎实做好各项财政服务保障工作,确保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更深入、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成效更显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地位更凸显。

谢谢!

云南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日报记者:

请问,财政部门在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什么考虑?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先生作回复。

苏建宏: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关注。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为我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总结财政支持脱贫攻坚的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概括,主要是筹好钱、用好钱、管好钱。

在筹好钱方面,建立稳定增长的资金筹措机制。2015-2020年,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各类扶贫资金3389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16亿元,年均增长达到30.2%,投入力度和增长幅度前所未有;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整合资金1841亿元,在全国率先改革涉农整合资金分配下达机制,有效推动贫困县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在用好钱方面,着力健全方向精准的资金投入机制。坚守脱贫攻坚目标和标准,落实精准扶贫要求,足额安排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饮水安全等资金需求,确保脱贫攻坚焦点不散、靶心不变。同时,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尤其是“三区三州”倾斜,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资金硬缺口都由省级财政兜底解决,累计投入深度贫困县各类扶贫资金占全省总投入的比重达47%。

在管好钱方面,构建全力覆盖“1+4”资金监管机制。“1”是指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的实施意见》,以《意见》统领我省扶贫资金监督管理和规范使用。“4”主要包括:推进扶贫资金在线动态监控,全省2607亿元资金纳入动态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实施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2.1万个扶贫项目绩效目标审核比例达99.8%;建立全省统一的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公示平台,累计公开2.7万条扶贫信息;加强扶贫资金日常监管和专项监督,各渠道发现问题全部整改清零。通过以上措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核多次被财政部等中央部委评为优秀,累计获得中央财政奖励资金9.9亿元。

在财政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随着“十四五”期间,党的“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政策、资金、机制等各方面的有机衔接,全力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总体稳定,2021年、2022年,连续2年争取财政部下达我省中央衔接资金总量位列全国第一。二是调整优化财政支持政策,继续在88个脱贫县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试点政策。三是坚决保障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下达了25个边境县(市)明确可用于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资金已超过105亿元。四是开展惠农惠民“一卡通”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目前,基本实现“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群众一张卡”“一个平台管发放”“全程监督一张网”的四个目标。五是坚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已筹措下达115亿元保障粮食生产,落实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要求,第一批、第二批实际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全国首家全部兑付到位。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助力农业农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

谢谢!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

云南经济日报记者:

请问,在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财政部门采取了哪些措施?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我们请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武先生回复。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武答记者问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武: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用“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增强经济的韧性和动力,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也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以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持续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切实“放”出活力和动力、“管”出公平和效率、“服”出便利和效能。

第一,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一是省财政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将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代理记账的行政审批下放至县级财政部门,将资产评估行业监管职责下放至州(市)级财政部门。二是推行会计行业“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会计中介机构最快在取得营业执照当天可开展经营,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十年来,全省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增长了1倍、代理记账机构数量增长了2倍。三是采取了取消代理机构审批、降低供应商准入门槛等措施,保障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据统计,2012-2021年十年间,我省政府采购规模从302亿元增长到692亿元,累计节约财政资金616亿元。

第二,构筑完善监管体系,“管”出公平和效率。一是强化绩效管理和监督管理,全面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来源清晰、流向明确、账目可查、账实相符,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保障财政资金安全。二是建立注册会计师行业协同监管机制,对会计师事务所和代理记账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和专项整治,有效规范会计行业秩序。三是清理妨碍政府采购公平竞争的规定,将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纳入“黑名单”联合惩戒,打造规范透明公开的统一市场。

第三,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服”出便利和效能。一是扎实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开展“财政质量年”行动,今年以来,厅领导带队分赴16个州(市)进行走访调研69次147天,深入了解各项财政政策落实情况,问难问需、问计问策,在一线转作风、解难题、促发展。二是通过建立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标准化体系,财务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办理资金支付业务,有效提升了行政效率。三是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及交通违章罚款缴费等7个缴费事项等在“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运行,完成会计行业执业许可证书电子化管理、政府采购相关事项“一网通办”,实现“让数据多跑路、服务对象少跑腿”。四是实行支持市场主体财政资金“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永久公示”,提高服务企业效能,目前,“阳光云财一网通”平台累计注册企业1.6万家,全省128个部门的472类资金在平台进行办理,受理企业申报项目2.4万个。五是建立中小微企业财会服务平台,搭建政府采购电子卖场,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比达80%以上,有效服务中小企业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抓营商环境、大抓市场主体的部署要求,不断深化财政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优良的作风全力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谢谢!

云南网记者:

请问,省财政如何支持保障我省基础设施建设?谢谢。

宗霞: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问题,请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秀文先生回复。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秀文答记者问

 

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秀文:

谢谢这位记者对财政工作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省财政厅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集中财力办大事,持续保持财政投入强度,全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坚决落实财政保障主体责任。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车购税、专项债券资金等对我省的倾斜支持,以及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2012年以来,累计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资金超过7800亿元,进一步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政策,2016年以来,实现中央车购税收入补助资金对我省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按建安工程费补助50%的重大政策突破,争取国务院同意延续随用电量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并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逐步从政府直接投资向财政补助、资本金注入、财政奖补等方式转变,有效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二是优化支出结构,精准施策保障重点支出需求。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五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和“两新一重”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专项债券额度,倾斜支持地方项目,帮助州(市)解决项目资本金和建设资金筹措难题。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方面,2012以来,累计下达中央和省级资金6149亿元,支持综合交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万亿元,年均增长16%,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支持渝昆高铁等铁路网、航空网、“四好农村路”等基础设施等建设。水利建设方面,累计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超过1670亿元,支持重大水利工程、重点水网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保障河(湖)长制全面落实,夯实全省水安全基础,促进全省水生态改善。特别是筹措下达385亿元,全力推进滇中引水工程加快建设,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制约滇中发展最关键的缺水问题,促进滇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三是创新管理思路,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益。将绩效管理贯穿预算编制和执行各环节,指导部门科学编制项目绩效目标。把加快预算执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一线工作法,多次主动上门对接服务,督促加快支出进度;强化跟踪落实,实施预算执行按月通报、按季提示督促机制,强化重大专项调度,开展专项债券支出穿透监测,力促资金一经下达拨付即可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有效投资,避免资金趴账沉淀。组织开展绩效评价,督促部门抓实问题整改,规范资金拨付使用,确保资金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预算内投资,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对冲疫情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一招,推动事关全省当前和长远发展的综合交通、水利等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尽快建设,助推经济平稳运行。

谢谢!

宗霞:

谢谢杨秀文先生。

时间关系,下面提最后一个问题。

 

中国网记者现场提问

中国网记者:

请问,今年以来,云南省财政厅是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和云南省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措施的?下一步工作打算是什么?谢谢。

宗霞:

这个问题请云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苏建宏先生回复。

苏建宏: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国务院出台稳经济33条政策举措后,省人民政府出台了48条政策措施,其中,涉及财政政策措施37条。近期,国务院出台稳经济19条接续政策,省人民政府出台17条政策,其中,涉及财政政策10条,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贯彻落实措施,积极推动政策早落地早见效,为促进全省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及时的财政支撑。

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各级财政、税务、人行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大规模留抵退税集中退付任务基本完成。截至8月31日,全省累计为3.8万户纳税人办理了增值税留抵退税754亿元,落实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等政策新增减税降费75亿元,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和缓缴社会保险费56亿元,将政策红利“精准滴灌”至市场主体,有效稳定了市场预期,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二是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克服疫情反复、经济恢复基础不牢等不利因素影响,狠抓财政收支管理,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全力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保障财政支出强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推动民生和重点项目支出较快增长。截至目前,争取中央财政对云南补助达4357亿元,比上年全年的3844亿元增加512.5亿元,增长13.3%,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排名全国前列。面对多重压力,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督促省级部门和各州(市)、县公用经费在年初基础上,再按5%的比例压缩,全省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8.8%,压减资金统筹用于稳市场主体保就业。1-8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88亿元,同比减收249.2亿元,同口径(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因素)增长了7.8%;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23亿元,增长3.2%,其中,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了15.3%、4.2%、24.1%、1.7%;水利、交通运输、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分别增长30.7%、25.7%、29.5%、29.7%,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三是着力支持扩投资促消费带动经济平稳增长。坚持一手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拉动投资、一手支持促进消费恢复市场活力。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228亿元,重点支持中老铁路建设运营、“兴水润滇”工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等项目。共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697.3亿元,全力支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滇中引水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及小型水利建设。加快专项债券发行使用,808亿元专项债券额度在6月底前已经全部发行完毕,安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达310个,并提前谋划我省新增专项债券结存限额307亿元的安排和发行使用工作。筹措安排42.9亿元,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招商引资和旅游业复苏等工作,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文旅行业、批零住餐企业等稳定恢复发展。

四是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稳住市场主体。筹措下达基本养老保险补助资金290亿元,支持阶段性缓缴社保费、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执行,连续18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并确保养老待遇按时发放。下达省级科技专项资金25.3亿元,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筹措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1亿元和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引导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同时,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力度,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落实好房租减免政策。推行融资担保增量降费,对融资担保公司给予担保费补贴和代偿补助,支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业务实行“零费率”政策。

五是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制定实施财政支持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财力下沉力度,今年以来,省级下达各地财力性转移支付较上年全年增幅达37%,对保障基层“三保”给予了有力支撑。共筹措疫情防控资金54.5亿元,支持边境、旅游和疫情散发等重点地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全省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底线。下达88个脱贫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20.1亿元,支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共筹措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25.8亿元,增幅9.7%,有力保障全省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支出。同时,分三批筹措下达中央和省级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6.9亿元,惠及农民707.8万户。我们还筹措了42.7亿元,支持实施就业创业奖补、农村特岗教师计划、“技能云南行动”等项目。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相关部署要求,落实落细减税降费、阶段性财政贴息、支持就业创业和增消费扩投资等助企纾困政策,强化财税政策与就业、产业、投资、金融、消费等政策的协同配合,优化专项资金、产业基金、债券资金、政府采购等财政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形成同向发力叠加效应,为扎实稳住全省经济大盘夯实基础。

再一次感谢各位记者朋友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宗霞:

谢谢苏建宏先生。

今天发布会的记者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感谢四位发布人全面、专业的发布和解答。

今天是秋分,也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丰收的日子,云南财政系统用心、用情给大家交出了一份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民生持续改善丰收的答卷。十年来,我们云南财政用行动、用实干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为云南财政取得的成效点赞喝彩,也为下一步的砥砺前行加油鼓劲!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分享到: